1. 首頁 > 礦業集團產地 >陽穀呂尋達(陽穀呂尋達)

      陽穀呂尋達(陽穀呂尋達)

      在黃金開采業中,山東省膠東地區占全國土地麵積不到0.27%,卻擁有全國30%以上的黃金儲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7年5月,國土資源部召開山東膠東金礦深部找礦成果新聞發布會,宣布膠東金礦勘查取得具有世界級影響的重大突破,成為第三大金礦礦區位居世界前列,也牢固確立了國內最大黃金儲量礦區和生產基地的地位。

      在膠東,有一支科研團隊正在探索金礦的深層秘密。在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力學研究所呂古賢研究員的帶領下,他們在膠東金礦找礦第一線進行了34年的研究。他們幾乎走遍了當地所有金礦,完成了20多個金礦科研項目,目標瞄準膠東地區。在深部找礦關鍵科技問題上,取得了構造物理化學理論、構造岩相成圖方法、成礦深度構造修正計算技術等創新成果。率先實現焦家金礦深部第二富集區突破,開辟膠東。通往深層金礦勘探的門戶。

      陽穀呂尋達(陽穀呂尋達)

      1、建立“玲瓏—焦家式”金礦構造物理化學模式,為深部找礦提供理論基礎

      膠東地區早期金礦勘查主要集中於開采石英脈金礦。 1960年代初,山東地質六隊在膠東地區發現了新的礦化類型————斷裂帶蝕變岩金礦床,被命名為“焦家式金礦床”。新型金礦的發現,極大增加了山東省黃金資源儲量,極大拓寬了全國黃金找礦思路和方向。

      隨著黃金資源的大規模勘探開發,20世紀80年代以來,膠東地區85%以上的金礦陷入可采儲量嚴重短缺的狀態。膠東找金亟需向縱深和外圍拓展。

      實際情況是,與煤礦、石油等沉積礦物相比,金礦礦體較小、結構複雜、礦床類型變化較大,成礦規律難以把握。不僅如此,膠東金礦的大地構造背景、岩漿岩、控礦規律、深部找礦技術和方法等一直受到不同理論觀點的爭論。早期研究將玲瓏石英脈金礦和焦家蝕變岩金礦視為兩種礦床類型,認為前者為中生代淺層礦化,後者為元古代深部地殼礦化;對比贛南五層鎢礦床分帶,指出膠東金礦也存在上層石英脈、下層蝕變岩的五層垂直分帶。基於這一認識,開展了深部找礦和周邊預測,但找礦效果並不好。

      那麼,膠東金礦的深部找礦難題如何破解?

      盧穀賢以膠東金礦構造為博士論文題目,發現膠東金礦具有明顯的構造控礦特征。他堅信,要堅持李四光地質力學理論和楊開清構造動力成岩成礦的研究方向,把膠東金礦深部外圍找礦問題作為科技攻關的目標。

      盧穀賢帶領科研團隊深入膠東地區,對典型金礦床進行了廣泛的野外地質調查。他們應用區域地質學、構造地質學、礦床學、岩石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學和遙感地質學等綜合分析方法進行地質充填。通過圖紙、剖麵測量、岩石礦物地球化學分析、應變應力測量等,創造性地應用了構造—岩相痕跡的新概念,首次建立了從膠東太古代—元古代—變質岩相類型和中生代N型構造—岩相類型的自東向西,指出兩期構造—岩相類型的疊加複合活動控製了膠東地區的區域分布和成礦規律。膠東金礦。

      盧穀賢研究組通過對礦田結構、礦床結構和勘查開采的詳細實際調查,確定石英脈型和蝕變岩型金礦床是同一成礦背景下不同成礦構造的產物。它們在成礦初期受到壓縮和扭曲。該帶發育焦家式蝕變岩型金礦床,後期伸展帶發育玲瓏式石英脈型金礦床。兩者的空間分布是水平分區的,並由“in”形結構控製。這與之前其他人提出的垂直分區模型完全不同。在此基礎上,盧穀賢等人建立了更符合膠東地區地質實際的新型“玲瓏-焦家式”金礦床,並強調在次生張性斷層上尋找石英脈金礦床,尋找石英脈金礦床。適用於石英脈金礦床的壓縮帶和外圍壓縮帶。蝕變岩金礦找礦新思路.

      膠東構造控礦現象十分明顯,含金構造和地球化學蝕變岩帶廣泛發育。但盧穀賢認為,化學元素的分布隻是化學平衡的結果,物理化學才是地球化學變化的原因,從而提出“構造力改變物理化學條件來控製化學平衡”的新觀點。歐陽自遠院士、翟玉生院士認為,構造物理化學理論開辟了金屬成礦的新研究領域,架起了成礦與找礦之間的橋梁。

      2、發展“構造岩相填圖”方法,提高調查和深部外圍找礦科技水平

      老礦區地表礦脈基本被采空,沒有“探礦”依據,難以建立深部預測地質標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研究控礦構造體係,還必須考慮地殼構造運動與物質成分之間的關係。盧穀賢等.測量了膠東福山金礦3平方公裏的構造岩相圖,並進行了物理化學參數分析,將構造岩相定義為“表現出構造特征、構造類型和物理化學條件的構造岩單元”。這使得現場識別和測量變得更加容易,並結合物理化學參數快速變化的構造界麵和礦化帶的揭示,提出了“構造岩相圖”找礦方法。

      在此基礎上,盧穀賢等人。先後測量了1:25萬、1:5萬、1:1萬、1:1000等不同比例尺的構造岩相礦化圖,發現了蝕變岩的寬度和礦床規模。正相關性等成礦規律。從而有針對性地礦體及相關蝕變圍岩,預測標記從十幾米寬擴大到數百米、數千米,顯著提高了預測能力。這也改變了現有對膠東斷裂蝕變岩規模和礦化的認識。

      “構造岩相填圖”找礦方法在焦家、大莊子等金礦取得了良好的找礦效果。焦家金礦在地表中段構造、岩相測繪的基礎上,應用“中”字形構造控礦規律,提出了目標區。核查項目在空白區發現單脈粗5米,並發現品位812克/噸的富礦石英脈群。大莊子金礦開展變質岩區含金綠泥石化蝕變帶測繪,在斷裂北部3條探線和6個中段發現漏檢礦脈,一舉扭轉了礦產資源危機猛撲下來。新城、大音格莊、靈山、曹家窪、玲瓏等9個金礦通過地表到中段三維構造岩相測繪,解決了中段預測、構造疊加區預測、采空區預測等問題,均取得了良好效果。更好的勘探結果

      3、在焦家金礦首次驗證深部第二富集帶,推動膠東深部找礦的廣泛勘查活動

      20世紀90年代,焦家、夏甸、玲瓏等大型金礦普遍進入地下300米左右的無礦帶,勘查項目要麼找不到礦石,要麼根本沒有礦石。而且,當時的計算表明,焦家式蝕變岩金礦形成於深度約6至8公裏處,其深處並無適宜的成礦條件和新的礦帶。科技人員對膠東地區金礦深部勘查普遍缺乏信心。

      為勘探膠東金礦深部礦帶,在原國家計委青年科技找礦項目“重點礦化區隱伏礦床找礦方法及預測”的資助下,1995年,地質研究所山東省焦家金礦力學、山東省地質調查局第二大隊聯合開展科研項目“山東焦家金礦隱伏礦床深部構造物理化學預測與構造物理化學研究”焦家金礦省”。目標是確定焦家金礦深部是否發育有第二個金富集區。研究和預測。

      盧穀賢等.開展“構造附加靜壓”理論研究,進一步建立了礦化深度構造修正計算方法。應用該方法,獲得了焦家蝕變岩金礦約2.5公裏的新資料。

      隨著勘探工作和研究的不斷深入,研究團隊發現焦家礦區1號礦脈(蝕變岩型)和3號礦脈(硫化物石英脈型)並非上下關係或早先關係。或後人提出的關係,但又有所不同。物業“中”字形的結構關係屬於同一深度結構層次,無法采用統一的深度測量方法。他們通過地質學與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探相結合,計算了礦體的剝蝕和滯留狀況,首次提出焦家金礦為後生礦床。他們還指出,目前僅開采“礦頭”,深部才是主要礦體。

      研究團隊根據新發現的深部礦化地質、地球物理、化探資料,預測無礦剖麵下將發育“深部二次礦化富集區”,並圈定了5個深部二次礦化富集區。焦家金礦。成礦目標區,預測金金屬量22.5噸。

      根據項目組提出的鑽探方案,山東省第六地質礦產勘查院實施深部勘探驗證。經過對焦家金礦主蝕變帶深部(-500米以下)鑽控,勘探發現焦家金礦深部、號礦體尖滅。其控礦條件和賦存規律與淺部礦體相似。相同,證實了焦家金礦深部第二富集區找礦前景廣闊。進一步的探索結果更加令人驚訝。在-600米至-700米處圈定了4個新礦體,發現E級金儲量2172公斤。

      這是膠東地區首次以“深部第二富集帶”目標區為依托,發現隱伏礦體,在膠東深部找礦領域開展了廣泛的勘探活動。

      4、膠東金礦深部富集帶得以證實,深部大型金礦床紛紛浮出水麵

      山東省地礦六院參考膠東金礦深處“第二富集帶”觀點和焦家金礦深部勘查成功經驗,在膠東金礦開展礦化預測和鑽探工作。萊州泗莊地區。後來又發現了厚厚的新礦體。經過兩年半的勘探,2007年,第六地質隊在焦家金礦成礦帶深部發現特大型金礦——萊州司莊深部金礦,探明儲量51.83噸,經濟潛力巨大。價值近80億元。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專門作出批示:“請國土資源部轉達山東六隊員工對金礦勘查取得重大發現的祝賀,並向大家致以親切的問候” ”。

      此後,在膠東金礦、新城金礦、三山島金礦、夏甸金礦、台北金礦、浮山金礦“深部第二富集區”找礦思路和成功經驗示範下,新會黃金礦山和玲瓏金礦均在深部貧礦或無礦地段下發現了新的富金礦帶。膠東金礦深處第二富集區的開發終於得到證實。僅山東地質六隊2002年至2011年在膠東地區發現特大型金礦床5處、大中型金礦床15處,探明金資源儲量1225噸以上,主要分布在深層礦帶。

      2014年,山東省地礦局、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等單位聯合完成的“膠東金礦理論技術創新與深部找礦突破”項目榮獲全國地質礦產勘查二等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據了解,該項目指導膠東地區發現中型及以上金礦床28處,其中超大型金礦床6處,大型礦床6處,提交新增黃金資源量/儲量2118.483噸,占全國黃金資源量/儲量的45.17%。同期全國總量。 2002年底為全國最大的岩金礦床,保有資源量/儲量占72.7%,是2005年以前山東省近50年累計探明金資源量/儲量的2.06倍。

      科學研究工作與地質找礦問題緊密結合,預測的目標區及時得到礦產勘查項目的驗證。科研成果直接轉化為生產和經濟效益。盧穀賢科研團隊為膠東金礦深部地質找礦突破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如今,他們仍在膠東戰鬥。

      他們加入深部勘探行列,針對膠東金礦研究方向和找礦問題,確定了“構造岩相模型、三大岩石構造測量和多層次構造岩相找礦”為近期研究重點。研究了膠東岩漿核複雜隆升拆離帶成礦模式,探討了新類型、新礦帶的關鍵問題;以地質力學理論和拉姆齊現代構造測量方法為基礎,開展礦化岩體現場構造填圖、構造分析和成礦研究;開展構造岩相研究,探索區域預測、礦田預測、礦化邊界預測、礦脈脈群預測等多層次指標體係。近期,他們完成了“玲瓏金礦東部斷層蝕變成礦係統三維研究與深度預測”項目,擬定的4個目標區已通過工程驗證,累計新增金屬14041公斤。